期刊详情 - 《第一财经》2023年2期
过往期刊
X
2025年
2025年10期
2025年09期
2025年08期
2025年07期
2025年06期
2025年05期
2025年04期
2025年03期
2025年02期
2025年01期
2024年
2024年12期
2024年11期
2024年10期
2024年09期
2024年08期
2024年07期
2024年06期
2024年05期
2024年04期
2024年03期
2024年02期
2024年01期
2023年
2023年12期
2023年11期
2023年10期
2023年09期
2023年08期
2023年07期
2023年06期
2023年05期
2023年04期
2023年03期
2023年02期
2023年01期
返回
期刊
第一财经
2023年2期
本刊二维码
文本阅读
原貌阅读
过往期刊
2023年12期
2023年11期
2023年10期
2023年9期
2023年8期
2023年7期
2023年6期
2023年5期
2023年4期
2023年3期
2023年2期
2023年1期
期刊目录
新年快乐
恰逢新年之初,在制作这期杂志的时候,我回顾了一下2022年杂志封面涉猎的话题,丰富程度也让我有点惊喜,我们至少做了两个创刊以来从未关注过的领域:农业和能源。我还记得我们急迫地学习陌生的知识,也生怕问出的问题过于初级——在这样一个我们以为知识唾手可得的时代,能够沉下心来专注而高效地学习新知,向专业的人士请教,为读者提供尽可能有价值的信息,不能不说,是这份职业对个人的馈赠。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巧合,
大事件
令人期待又令人警惕的2023 自从2020年新冠大流行蔓延,全球各国都开始执行严格的防疫政策,人们必须保持社交距离,并且被禁止大规模聚集。许多习以为常的庆祝活动都不得不取消,例如全球各大城市每年为迎接元旦举办的跨年倒计时活动。 而现在,随着疫情向好,各国的防疫政策逐步放松。人群、烟花、欢庆、倒计时……在迎接2023年到来的那个夜晚,人们又找回了那种熟悉的快乐。 在地理上,大洋洲是最早迎来
A.C.志
病毒不会消失,但疫情有望过去 “希望到明年的某个时候,我们能说COVID-19不再是全球卫生紧急事件。”2022年12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称。 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WHO依照《国际卫生条例》所能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在新闻发布会上,谭德塞表示,从2023年1月起,WHO紧急委员会将开会讨论
排行榜
2023年九大未来工作趋势 迈入疫情下的第4年,我们早已适应了远程办公和更多的不确定性,但企业仍将面临诸多历史性挑战:竞争激烈的人才格局、疲惫的员工队伍以及控制成本的压力。最近,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根据企业的战略性劳动力和人才目标,分析了2023年的九大未来工作趋势。 01.“安静招聘” 注重内部人才流动;为现有员工提供提升技能的机会;利用校友网络和零工工作者,仅在需要时引入
氢能源列车开始奔驰
氢能是一种清洁、零碳的可再生能源,某种程度上,它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因此,一直以来各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在尝试开发氢能源交通工具。目前,氢能源列车在迈向成熟方面更进了一步。 2022年12月6日在德国黑森州,莱茵-美因-联邦铁路公司(RMV)将其第一列氢动力列车推上了“轨道”。4个月前,在下萨克森州的铁路上,一批由阿尔斯通公司制造的Coradia iLint列车也刚刚投入使用。Coradi
人物
“球王”贝利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9日,巴西足球运动员、“球王”贝利因结肠癌引发多器官衰竭去世,终年82岁。 贝利本名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出生于1940年,1956年起在巴西桑托斯俱乐部开启职业生涯。他1957年加入巴西国家足球队,并先后获得1958年、1962年、1970年3届世界杯冠军,是历史上唯一三夺世界杯的球员。 17岁首次参加世界杯就崭露头角的贝利曾受到皇家马
可口可乐CEO:“以消费者为中心”到底指什么
2022年11月30日,可口可乐CEO詹鲲杰(James Quincey)参与了Redburn2022 CEO大会的线上对谈活动,针对如何理解“以消费者为中心”做了分享。 “在颠覆性的环境下大家会争论很多变动问题,因为消费情绪变化迅速,疫情也会扰动供应链,公司最终可能要在产品包装规格、定价上做出许多改变。但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始终是为业务指路的‘北极星’。 “我认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并不是只考
开卷
《时代》2022年12月5日 斯皮尔伯格等了60年才讲述的故事 斯皮尔伯格说,他拍摄的每一部电影里都有自己的影子,但他一直都不愿意和盘托出自己的故事。对于斯皮尔伯格而言,完整地用一部电影讲述所有故事,比把这些片段打散后放入不同的电影里更难。而如今,他决定说出自己的故事。他的最新电影作品《造梦之家》(The Fabelmans)正是取材于他自己的家庭故事。 《造梦之家》聚焦斯皮尔伯格的成长
超级加工食品吃太多,失智风险将增大
吃什么不仅会影响心血管的表现,还可能对你的大脑产生影响。 2022年12月5日,《美国医学会神经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称,摄入软饮料、薯条和饼干等超级加工食品最多的人患失智症的风险可能比摄入超级加工食品最少的人更高。如果一个人一天所摄取的热量中有20%以上来自超级加工食品,就可能加速认知衰退。 这项研究是2008年至2017年间,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3个阶段对共计1.07万年龄
在游戏中体验暴力美学
2022年年末,在被称为游戏界“奥斯卡”的The Game Awards(TGA)颁奖典礼上,《战神:诸神黄昏》一举包揽了最佳动作冒险、最佳无障碍创新、最佳配乐等6项大奖。尽管TGA最重磅的奖项—年度最佳游戏最终花落《艾尔登法环》,《战神:诸神黄昏》依然出尽了风头。 《战神:诸神黄昏》是由圣塔莫妮卡工作室开发、索尼互动娱乐发行的动作冒险电子游戏,2022年11月在索尼旗下的PlayStati
2022失意大公司
游戏业务受挫、南非大股东减持,是2022年腾讯的烦恼。 国内篇 评选年度失意大公司是《第一财经》杂志创刊至今的保留选题。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商业世界亦如此。幸运者从来不缺少赞美,但从不如意者处发现原因,获得教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市场和商业规律,是更重要的事。 失意+大公司,是本榜单最重要的两个评选标准。某种意义上,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都显著的公司的失意,更能反映这一年的市场环境变化和商
本地生活,抖音的下一个战场
01 武汉肥肥虾庄从2021年起成为较早在抖音上卖菜品套餐的商户。 “168的单人票,499玩全年,大家抓紧时间下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坐在过山车上的主播利用上坡的平稳阶段抓紧时间介绍乐园的门票产品,接下来几秒,直播间就出现了主播俯冲时的尖叫,在“再来一次”“哈哈哈哈哈”的众多弹幕中,场控后台的下单数据也在不断上升。 走进北京国贸三期的一家汽车主题的西餐厅,在景观最好的位置上,你随时都
中小外贸企业主出海“救单”
丁言东2022年11月末的英国之行,从飞机落地那一刻起,便充满了不确定性。 丁言东是宁波瑞曼克斯门窗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是他第一次去英国,计划乘火车去6个城市拜访客户,密集的商务行程排满了整整一周。但是,他刚落地伦敦希思罗机场就得知了英国铁路工人罢工的坏消息。 01 2022年7月宁波欧洲包机团直飞布达佩斯的首趟航班。 那天刚好是周日,可选择的公共交通工具非常少,租车公司也不营业。和丁言东
会变色的汽车
01 E Ink Prism可变色电子纸运用双色电子墨水系统,透过程序编码控制白色墨水粒子与另一种颜色墨水粒子,让可变色电子纸在双色间呈现渐层或闪动的变化。 02 E Ink Prism可变色电子纸因动态设计材料的独特性,被BMW应用于概念车BMW iX Flow,E Ink Prism能让车身颜色以动态流动方式,从黑色变为白色。 除了作为代步工具满足基本出行需求,汽车还能成为什么?从车内KT
特斯拉:股价大跌,但业务还稳
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以每股123.18美元的收盘价,特斯拉给自己的这一年画上了一个糟糕的句号。 这一股价相比年初的399.93美元跌去近70%,2022年因此成为这家明星电动车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市场表现最差的一年。美国媒体CNBC认为,特斯拉已经超越了Facebook母公司Meta,成为2022年最具价值技术公司中表现最烂的股票,其跌幅是美国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全年跌
SHEIN的追随者
位于美国德州普兰诺市的一家SHEIN快闪店。 2022年9月在美国德州普兰诺市一家推出SHEIN快闪店的商场内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绝望的气息。商场门口的一名保安说,在这家快闪店开业的3天里,他每天都拒绝了大约20名想要插队的人的贿赂—他们通常出价20美元,有人甚至出价100美元。 周末,第一批购物者早上6点左右就来了。而SHEIN中午才开业。整个上午,队伍不断扩大,逐渐向内展开,穿过美食广
电动汽车还需要AM收音机吗?
100年来,在车上通过调幅(AM)收音机收听新闻、路况、天气、体育等各种各样的广播节目,已经是司机们的日常习惯。但随着电动汽车开始抢占更多的市场,AM收音机这一仪表盘标配可能会像手动曲柄窗和汽车烟灰缸一样渐渐消失。 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取消搭载AM收音机,广播公司称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转变。 汽车制造商表示,电动汽车比燃油车产生更多的电磁干扰,这会干扰调幅信号的接收,并产生静电、噪音和高频嗡嗡声(
一个数学家和他的“大问题”
2022年秋,全球数学界因一则消息而兴奋哗然——在一场北大校友组织的Zoom网络会议上,华裔数学家张益唐表示自己“可能已经从本质上解决了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几乎是同步,这则消息迅速传遍中文社交媒体并引发了广泛热议。 在2013年以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惊人成就一举成名之后,张益唐已淡出公众视线许久。此后近10年,互联网技术使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至今仍用着一部几乎没装App的i
汽车业大变局
当一个行业的产品本身发生颠覆性变革时,就好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第一张——你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整幅图景有了怎样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汽车业,已经到了图景逐渐显现的阶段。电动和智能两大技术浪潮改变了一辆车上各个零部件的价值分布,也终于改变了整个行业的市场格局、竞合关系、投资方向。 在2022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我们看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根本性改变——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突破了30%;原本占据市场主
中国车市,新版图初显
成都车展是2022年中国为数不多的车展。图中的展厅以本土的新能源车品牌为主,这是当时人气最高的展厅之一。 没有人会把新能源车看作“潜力市场”了,它就是现在的主流。 2022年,中国每卖出两辆燃油车,同时就会卖出一辆新能源车。2022年前11个月,中国新能源车(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的累计销量就已超过600万辆。这个数字是2021年同期的2倍多,2020年同期的5倍多。 汽车是一个受宏观经济深
中国汽车出海之旅
2022年12月13日,江苏连云港,一艘远洋滚装轮在港口准备装载国产汽车出口国外。 一艘6500车位的标准汽车运输船总长近200米,宽约33米,船舱内有12层甲板,每一层都有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如果将其中满载的6500辆汽车首尾相接,长度超过30公里。 每年有大约700艘这样的汽车运输船,载着上千万辆汽车穿行于全球各海港之间,支撑起了每年7000多亿美元的全球汽车进出口贸易。这是一个平稳、庞
车企造“芯”,何去何从?
大概用不了多久,购车者区分一台车的标准将会发生变化:“使用汽油还是电力”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智能水平——它是一台需要司机点一下才动一下的“功能机”,还是只要输入目的地,剩下一切可以完全交给车自动解决的“智能机”? 智能化程度,未来将决定一台车的价格和热销程度。 你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判断过于乐观,毕竟不久前还有很多人对“自动驾驶到底能不能实现”的问题垂头丧气。 他们的理由是,只要自动驾驶系统的算法
2022年公司人薪酬福利大调查
1746份职场意见,讲述了这一年的迷茫、困顿与希望。 2022年你拿到了多少年薪(税前)? 和2021年相比你的年薪(税前)增长幅度是多少? 你的年龄 你所在的城市 2022年你拿到的年终奖(包括预估)相当于? 和2021年相比你的年终奖(包含预估)有什么变化?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杂志“2022年公司人薪酬福利大调查” 除了公司薪酬外,你是否有其他收
2022,职场之困
每逢岁末年初,我们都会发起一项针对当年公司人薪酬福利的调查。2021年报告的最后,在种种复苏迹象下,我们表达了一定的乐观:对重启多了一些信心。然而,真正的2022年比我们预想的要艰难许多:城市先后陷入停摆,不确定性增强,各行各业难以再现往年的高速增长,取而代之的,是在这一整年中时不时传出的裁员消息。经济环境的变化,传递到公司人身上,薪酬是最直观的体现。 由《第一财经》杂志发起的“2022年公司人
刚下飞机就被裁,名校博士生的第一堂社会课
编者按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提到,在2022年很多人的职场被卡住了。从年头开始,多数行业的就业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裁员、缩编、停招、降薪,这些动作放到早几年都是公司的大新闻,但在2022年,它们变成了各大公司的常规操作。 可以说,2022年重塑了很多人对职场的认知。经历了过去10年高速增长的公司人,面对眼下的环境,下一步该怎么办? 多数人感到迷茫,这种迷茫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过去的成绩、经验、认
打拼6年后,他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在前同事的印象里,产品经理陈飔奇是个很“卷”的人:每次提案前总会准备两个以上的方案;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不轻易放过项目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他也不拒绝忙碌,每天八九点下班是常态,周末加班也毫无怨言。 但在2022年6月,上海刚从疫情封控停摆中复苏时,“工作狂”陈飔奇选择了辞职。 刚开始停下来的时候,是最焦虑和恐慌的。(图片/潘凌) 在过去6年的职业生涯中,陈飔奇先后换过3次工作,几乎没有空窗期。在
离开北京后的365天
虽然已经在长沙有一个美丽的小家,但王刺儿和傅苹果还想去更多的地方。(图片/ 彭中) 傅苹果已经在社交平台收获了上千名粉丝。(图片/采访对象提供) 2022年3月,距离王刺儿离开北京、暂居长沙正好一年。 长沙是王刺儿“游牧计划”的一部分,在这个计划里,他会辗转在不同城市生活和工作,每座城市逗留大约3到4年,王刺儿觉得,这些时间足够体验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北京是他游牧路线图上的第一站,如今第二枚
从房地产转型到新能源,6年职场人选择从零开始
在新赛道,杨策感受到了早期房地产行业的朝气。(图片/商华鸽) 2022年10月8日,杨策入职了一家新能源公司,此时距离她从上一家房地产公司裸辞已经过去近5个月。 2016年毕业后,杨策就一直待在房地产行业。彼时的房地产市场还在持续升温,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2015年销售过千亿的房企为6家,2016年增至11家,到了2020年,千亿房企的数量达到43家。 杨策先后在两大头部地产公
离开“大厂”去国企,是降维打击吗?
尽管还是在做技术,但在新工作中,韦力得到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图片/赵炎雄) “我一直是个程序员,写代码的。”不管前东家们给自己加多少前缀:软件开发、中后台开发……韦力清楚地知道自己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自2016年大学毕业到2021年年末,韦力始终待在技术“大厂”,这是他从大学毕业就定下的职业规划——去行业里最好的公司深造技术。他先后在华为、蚂蚁金服工作了两年,之后,从北京南下深圳,成为腾讯视频
2023年,职场的机会在哪里?
如果说“求稳”与“苟着”是2022年职场的主流心态,其实还有一句潜台词:“苟着”是当前没有更好机会的缓兵之计,等到时机合适,大家仍然期待局面转换,迎来新的爆发。 2023年,会是这样一个年份吗? 随着2022年年底全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在本期杂志采访的尾声,我们感受到一些来自个体层面的乐观:12月初遭遇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李然,打算给自己放两个月的假,到来年春天再找工作。“疫情管控放开后,2023
2023年,职业规划还有效吗?
过去的2022年,不确定性可能是贯穿全年最重要的关键词。很多变化都让人措手不及,海内外市场的突发事件、大公司种种“降本增效”的措施接踵而至,令许多公司人职业规划的路径一改再 改。 传统的线性职业道路可能早就已经不是职业发展的唯一思路。德勤公司高管凯茜·宾果与莫莉·安德森在2010年出版的《点阵公司》中就预测,职场人士的职业发展道路从楼梯状走向格子状,即有时是线性的,但更可能是对角线式的或者是
“流量”时代的长期主义
Gordon Domlija是Wavemaker蔚迈亚太首席执行官。Wavemaker蔚迈成立于2017年,由群邑旗下两大媒介代理机构迈势与尚扬合并而来。 Yi YiMagazine D Gordon Domlija 营销趋势与技术发展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密不可分。 许多消费新品牌会借助这种趋势变化获得过去难以实现的增长机会。相较于传统消费品牌,这类新品牌大多从线上渠道起家,更注重数字化
本土营销公司要找到差异化的增长点
Yi YiMagazine Z 郑晓东 在中国内地市场,数字化浪潮席卷媒体和零售行业的同时,也为本土营销机构打开了一个与国际4A广告公司竞争的时间窗口。这里有独特的社交媒体格局、巨量的消费市场以及特殊的内容消费习惯,每一个新的营销趋势或是流量变化路径,都可能意味着新的市场机会。同时,由于营销支出处于企业主预算的最前端,过去3年在疫情给各行业带来的冲击中,广告业首当其冲。 创立于2014年的本
专访微众银行袁伟佳:持续拓宽科创全周期服务边界
一直以来,资金结构不平衡、融资渠道不畅通、金融服务供给单一是不少科创企业面临的“拦路虎”。目前,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下,银行不断倾斜信贷资源,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成为金融创新的受益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但扩大银行信贷资金仅仅是其中一环,科创企业在成长阶段,还需要战略资源的整合与生态合作以拓宽业务空间。针对科创企业的需求,如何依托自身资源以弥补传统银行信贷服务的不足?全链条金融支持模
为什么我们总是漠视风险?
陈老师是我很久以前认识的一个人。 他是第一个告诉我要长期投资的人,而且把《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介绍给我。对于我来说,他就相当于本杰明·格雷厄姆——那个栽树让后人乘凉的人。 不过近些年陈老师在投资上又经常有新发现。比如在最近的一次聚会上,他说他发现了××均线和××均线交叉的时候,股票的交易量如果“予以配合”,那么股市的“趋势”将飞速上涨;另外股票最好的买入时机是在决策当局开某个会议之前,然后再在
ChatGPT有一种迷人的幽默感
Farhad Manjoo Farhad Manjoo自2018年成为《纽约时报》专栏作者,主要关注科技产业对世界的影响。在此之前,他曾为《时代》《快公司》和《华尔街日报》写作。 ChatGPT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十分迷人。它幽默感惊人,模仿能力绝佳,在押韵方面也相当有一手。它的观点还非常合理。要是ChatGPT没能通过图灵测试,那大概率是因为它什么事情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上一次有人在互联网上拒
新的一年
2022年的最后一天,我坐在北京华贸的一家星巴克里,开始写年度总结。星巴克里坐满了人,也塞满了节日的音乐,人们一脸轻松。从这里往外看,北京的市面看起来已经恢复了“正常”。唯一还不太正常的是,星巴克会提前在六点打烊。 要写年度总结,我一开始是觉得焦虑不安的,因为我觉得这一年做得比我们自己的预期要慢很多。我想,不少支持我们的读者和朋友也有同感,甚至对此感到失望,可能也不再关心我们了。我也很久没有写给
日本动画主题曲为什么变大牌了?
电视动画《间谍过家家》的制作委员会里没有唱片公司,制作团队在主题曲的选择上更加自由。最近半年,它的主题曲始终在日本公告牌“霸榜”。©Tatsuya Endo/Shueisha, SPY x FAMILY Project 在日本,越来越多大热的流行歌曲来自动画。 在日本公告牌(Billboard Japan)1 2月公布的单曲周榜中,每周热度前十的曲目中总有三四首是动画主题曲。其中动画《间谍过家
当气候议题进入城市设计
01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展区的展览主题为“城市生息”。 02 南京红山动物园展示了一个名为“进化漏斗”的装置,展示了地球经历的6次物种变化。 03 这是一个名为“反方向的构筑”的装置,内里生长着蘑菇,尝试唤起观者对环境危机的注意。 猫窝和蘑菇被安排在了展览里,这是2 0 22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展区(以下简称“深双”)的情形。 深双从2005年开始在深圳延续了17
走出人类自负,感通万物智能
《存在之道:动物、植物、机器:寻找行星智能》 作者:[英] 詹姆斯·布里德(James Bridle) 出版社: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定价:30美元 本书探讨了智能的本质及其在大自然中的多种形式,指出了人类正确理解非人类智能的必要性。 詹姆斯·布里德是英国艺术家和学者 “智能”是一个在现代社会非常受关注的概念。人们谈到智能
百威中国:创新与合作是 不断引领行业前行的核心要素
进入中国30余年,百威集团一直都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战略市场,而这片福地也带给这家国际巨头相应的回报。ESG作为百威亚太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陆续取得多项突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日前又获得了第一财经颁发的环境生态贡献奖。 获奖并不让人意外。自2018年发布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来,百威亚太一直在气候行动上不遗余力,早在2019年公司上市时,百威亚太就确立了八大ESG策略重心,包括气候行动、
雪夜访东乡
01 祁牙上庄附近的雪景 一场大雪后的夜晚,我们钻进霓虹闪烁的“巴牙烤肉”吃饭。邻桌有两人在一起喝茶。正好奇他们的桌上没有冰糖,东乡人揶揄说:糖是给你们这些贵宾留着的。显然,他们看出来我们是外地来的了。旁边的老板接话说,加糖是他们的传统。三炮台最早从蜀地传入,但后来便成了河州特色了。 02 中阿结合的拱北清真寺 03 民居一角 锁南大街边上的县政府广场,有两个戴塔基亚的男孩子在路灯下溜冰
荔姑
这段时间,大家接二连三地病倒,嘘寒问暖的人也相应多了一些,荔姑打来了电话,她的情况不太好,但那些礼仪上的关照,总是少不了。她想问问哥嫂的情况,父母去世后,哥哥是唯一可以随时打电话的人了。其他人各有各的事情,儿子也不太耐烦接到自己电话。 只有哥哥,什么时候开视频,都一副咧着嘴的样子。她的哥哥,也就是小溪的爸爸。一个傻白甜的六旬男子,一生并不平坦,年幼失学,成分不好,初中没读完,跟着大人回了老家
王梆:我不会跟我的边缘感和解
王梆 自由记者、旅英作家,出生于1970年代中期。新书非虚构纪实作品集《贫穷的质感》2022年4月由单读出版。 Yi YiMagazine W王梆 01 Yi你在书里讲到了参与英国食物银行的实践。很多国人可能不太熟悉“社团”这种社会组织。怎么理解它在英国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 W“社团”是英国社会的“supplement”(养料补充剂),在社会改良、公共安全、科研医疗、福利救济等应急
从生产线到家庭空间,卫浴品牌如何实现不中断的可持续
01 Duravit亚太及印度区总裁PeterBromberger 2022年,德国百年高端卫浴品牌Duravit先后获得了第一财经2022绿色先锋和金字招牌的产品设计典范以及意大利TecnAwards 2022年亚洲“最佳卫生洁具制造商”奖,在产品设计、生产的品质以及绿色实践等多方面都收获诸多肯定。 今天,绿色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商业世界的主旋律。Duravit的卫浴产品注重设计与科技相结合,
汽车业大变局
当一个行业的产品本身发生颠覆性变革时,就好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第一张——你需要花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整幅图景有了怎样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汽车业,已经到了图景逐渐显现的阶段。电动和智能两大技术浪潮改变了一辆车上各个零部件的价值分布,也终于改变了整个行业的市场格局、竞合关系、投资方向。 在2022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我们看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根本性改变——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突破了30%;原本占据市场主
中国车市,新版图初显
成都车展是2022年中国为数不多的车展。图中的展厅以本土的新能源车品牌为主,这是当时人气最高的展厅之一。 没有人会把新能源车看作“潜力市场”了,它就是现在的主流。 2022年,中国每卖出两辆燃油车,同时就会卖出一辆新能源车。2022年前11个月,中国新能源车(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的累计销量就已超过600万辆。这个数字是2021年同期的2倍多,2020年同期的5倍多。 汽车是一个受宏观经济深
中国汽车出海之旅
2022年12月13日,江苏连云港,一艘远洋滚装轮在港口准备装载国产汽车出口国外。 一艘6500车位的标准汽车运输船总长近200米,宽约33米,船舱内有12层甲板,每一层都有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如果将其中满载的6500辆汽车首尾相接,长度超过30公里。 每年有大约700艘这样的汽车运输船,载着上千万辆汽车穿行于全球各海港之间,支撑起了每年7000多亿美元的全球汽车进出口贸易。这是一个平稳、庞
车企造“芯”,何去何从?
大概用不了多久,购车者区分一台车的标准将会发生变化:“使用汽油还是电力”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智能水平——它是一台需要司机点一下才动一下的“功能机”,还是只要输入目的地,剩下一切可以完全交给车自动解决的“智能机”? 智能化程度,未来将决定一台车的价格和热销程度。 你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判断过于乐观,毕竟不久前还有很多人对“自动驾驶到底能不能实现”的问题垂头丧气。 他们的理由是,只要自动驾驶系统的算法
2022年公司人薪酬福利大调查
1746份职场意见,讲述了这一年的迷茫、困顿与希望。 2022年你拿到了多少年薪(税前)? 和2021年相比你的年薪(税前)增长幅度是多少? 你的年龄 你所在的城市 2022年你拿到的年终奖(包括预估)相当于? 和2021年相比你的年终奖(包含预估)有什么变化?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杂志“2022年公司人薪酬福利大调查” 除了公司薪酬外,你是否有其他收
2022,职场之困
每逢岁末年初,我们都会发起一项针对当年公司人薪酬福利的调查。2021年报告的最后,在种种复苏迹象下,我们表达了一定的乐观:对重启多了一些信心。然而,真正的2022年比我们预想的要艰难许多:城市先后陷入停摆,不确定性增强,各行各业难以再现往年的高速增长,取而代之的,是在这一整年中时不时传出的裁员消息。经济环境的变化,传递到公司人身上,薪酬是最直观的体现。 由《第一财经》杂志发起的“2022年公司人
刚下飞机就被裁,名校博士生的第一堂社会课
编者按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提到,在2022年很多人的职场被卡住了。从年头开始,多数行业的就业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裁员、缩编、停招、降薪,这些动作放到早几年都是公司的大新闻,但在2022年,它们变成了各大公司的常规操作。 可以说,2022年重塑了很多人对职场的认知。经历了过去10年高速增长的公司人,面对眼下的环境,下一步该怎么办? 多数人感到迷茫,这种迷茫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过去的成绩、经验、认
打拼6年后,他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在前同事的印象里,产品经理陈飔奇是个很“卷”的人:每次提案前总会准备两个以上的方案;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不轻易放过项目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他也不拒绝忙碌,每天八九点下班是常态,周末加班也毫无怨言。 但在2022年6月,上海刚从疫情封控停摆中复苏时,“工作狂”陈飔奇选择了辞职。 刚开始停下来的时候,是最焦虑和恐慌的。(图片/潘凌) 在过去6年的职业生涯中,陈飔奇先后换过3次工作,几乎没有空窗期。在
离开北京后的365天
虽然已经在长沙有一个美丽的小家,但王刺儿和傅苹果还想去更多的地方。(图片/ 彭中) 傅苹果已经在社交平台收获了上千名粉丝。(图片/采访对象提供) 2022年3月,距离王刺儿离开北京、暂居长沙正好一年。 长沙是王刺儿“游牧计划”的一部分,在这个计划里,他会辗转在不同城市生活和工作,每座城市逗留大约3到4年,王刺儿觉得,这些时间足够体验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北京是他游牧路线图上的第一站,如今第二枚
从房地产转型到新能源,6年职场人选择从零开始
在新赛道,杨策感受到了早期房地产行业的朝气。(图片/商华鸽) 2022年10月8日,杨策入职了一家新能源公司,此时距离她从上一家房地产公司裸辞已经过去近5个月。 2016年毕业后,杨策就一直待在房地产行业。彼时的房地产市场还在持续升温,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2015年销售过千亿的房企为6家,2016年增至11家,到了2020年,千亿房企的数量达到43家。 杨策先后在两大头部地产公
离开“大厂”去国企,是降维打击吗?
尽管还是在做技术,但在新工作中,韦力得到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图片/赵炎雄) “我一直是个程序员,写代码的。”不管前东家们给自己加多少前缀:软件开发、中后台开发……韦力清楚地知道自己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自2016年大学毕业到2021年年末,韦力始终待在技术“大厂”,这是他从大学毕业就定下的职业规划——去行业里最好的公司深造技术。他先后在华为、蚂蚁金服工作了两年,之后,从北京南下深圳,成为腾讯视频
2023年,职场的机会在哪里?
如果说“求稳”与“苟着”是2022年职场的主流心态,其实还有一句潜台词:“苟着”是当前没有更好机会的缓兵之计,等到时机合适,大家仍然期待局面转换,迎来新的爆发。 2023年,会是这样一个年份吗? 随着2022年年底全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在本期杂志采访的尾声,我们感受到一些来自个体层面的乐观:12月初遭遇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李然,打算给自己放两个月的假,到来年春天再找工作。“疫情管控放开后,2023
2023年,职业规划还有效吗?
过去的2022年,不确定性可能是贯穿全年最重要的关键词。很多变化都让人措手不及,海内外市场的突发事件、大公司种种“降本增效”的措施接踵而至,令许多公司人职业规划的路径一改再 改。 传统的线性职业道路可能早就已经不是职业发展的唯一思路。德勤公司高管凯茜·宾果与莫莉·安德森在2010年出版的《点阵公司》中就预测,职场人士的职业发展道路从楼梯状走向格子状,即有时是线性的,但更可能是对角线式的或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