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 《百年潮》2024年11期
过往期刊
X
2025年
2025年09期
2025年08期
2025年07期
2025年06期
2025年05期
2025年04期
2025年03期
2025年02期
2025年01期
2024年
2024年12期
2024年11期
2024年10期
2024年09期
2024年08期
2024年07期
2024年06期
2024年05期
2024年04期
2024年03期
2024年02期
2024年01期
2023年
2023年12期
2023年11期
2023年10期
2023年09期
2023年08期
2023年07期
2023年06期
2023年05期
2023年04期
2023年03期
2023年02期
2023年01期
返回
期刊
百年潮
2024年11期
本刊二维码
文本阅读
原貌阅读
过往期刊
2024年12期
2024年11期
2024年10期
2024年9期
2024年8期
2024年7期
2024年6期
2024年5期
2024年4期
2024年3期
2024年2期
2024年1期
期刊目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全面论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表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 进一步全面
邓小平的苏区岁月
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历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临时县委书记,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兼江西军区第三作战分区政委,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代理秘书长等职。邓小平在中央苏区的工作和战斗实践,是他光辉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他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和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 一、重调研、攻难关 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敢于破局,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推进工作的根本方法,他甘冒风险钻“矛盾窝”、
陈云与萧劲光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萧劲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两人相识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东北的南满斗争中亲密共事,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和认可。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主要奋斗在财经战线,萧劲光则在海军战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陈云与萧劲光都达成一致。陈云还积极为萧劲光平反,恢复名誉。 先后在红五军团开展工作 1931年12月14日,在红军第三次反“围剿”
谷牧与兴办深圳经济特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谷牧作为我国经济建设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在经济特区的开创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发蛇口,揭开兴办特区的序幕 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并非一朝而成,而是经历了一个外出考察、学习经验和讨论酝酿的复杂过程。 为充分学习国外发展的先进经验,1978年我国掀起了出国考察潮,当年
彭德怀指挥下的华北反“扫荡”
彭德怀 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后为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侵华日军为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以各种手段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扫荡”。1939年—1943年是华北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时期,彭德怀坐镇华北,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坚持抗战,先后以各种形式进行反“扫荡”斗争,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主力部队开赴敌后反“扫荡” 日军占
在空军地勤工作的回忆
明玉清,1932年生于辽宁鞍山。1948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选入空降兵,同年转入第六航空学校学习。1951年,在空军第十四师第四十二团担任机械师。1952年至1953年,两次参加抗美援朝空军作战,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奖章。1951年、1952年、1954年,因参加国庆检阅,荣获三等功3次。1977年8月,转业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勤保障处,
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的民主民生运动
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党委领导人民开展了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基本内容的民主民生运动,注重用党的政策教育群众,充分放手发动群众,既做群众的学生,又不当群众的尾巴,从包办代替到充分信任群众,从反贪污、查黑地到全面开展减租减息,边区把执行党的政策同放手发动群众统一起来,有力推动民主民生运动的开展,为夺取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奠定了良好群众基础。 动员发起民主民生运动 1942年6月,中共
邓小平与清华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曾亲临清华大学作报告,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了深切关怀。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专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值此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缅怀、致敬一代伟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 肯定“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 邓小平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多次强调要造就一支“
“学党史要同时学习整个中国的历史”
2024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指出:要“学习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对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提出明确要求。 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大家逄先知在《怀人说史》中谈到,胡乔木对学习党史曾提出过“学党史要同时学习整个中国的历史”的要求。逄先知写道:“胡乔木非常重视党史的写作,也非常重视干部对
十里长街百年路
北京是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新中国的首都。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纵贯北京南北,长安街及其延长线横穿北京东西,它们共同构成了北京城的骨架。两条轴线相互垂直交会,悠久历史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今天的长安街,有着“神州第一街”的美誉,它犹如一条蓬勃跳动的血脉,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奔涌向前,势不可挡。 长安街的起源与变迁 长安街的雏形始于元大都南城墙内的顺城街,至元八年(
感受中国的发展与速度
孟维娜 接触汉语,感受中国的“反向文化冲击” 20世纪初,著名的语言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说过:“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我自己世界的边界从2005年开始发生巨大变化,那一年,我开始学习汉语。我知道这是一条非比寻常的道路,却未曾预料到,我会如此沉醉于汉语,这场语言之旅将我的生活彻底重塑,引领我走向未知的广阔天地。 为何我毅然选择踏上学习汉语的征途?究其根源,是那份独特而深邃的魅力
“华侨旗帜”陈嘉庚的报国情怀
陈嘉庚 陈嘉庚,作为爱国华侨领袖、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是以其深远的爱国情怀和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成为华侨华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了许多人。2024年,正值陈嘉庚诞辰150周年之际,回望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缅怀他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卓越贡献,感受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怀,别具意义。 创业南洋,实业救国 陈嘉庚,字科甲,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福建省
矢志报国的科学家王淦昌
王淦昌 作为享誉世界的核物理学家和治学严谨的教授,王淦昌受到学生们广泛称颂。他还是我国粒子物理、核物理等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在茫茫戈壁深处隐姓埋名17年,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刻苦求学 1907年5月28日,王淦昌出生于江苏常熟。王淦昌4岁时,父亲去世。13岁那年,母亲又撒手人寰。王淦昌只能去上海投奔外婆,就读浦东中学。1925年,18岁的王淦昌考入清华大学。 在清
回忆恩师王愿坚
王愿坚 2024年4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上午,老同学、海军专业作家李忠效早早地开车过来,接上我直奔昌平九里山,参加恩师王愿坚和他夫人翁亚尼的合碑仪式。 九里山起伏连绵,松柏稠密挺拔。幽荫的通道口,竖着一幅王愿坚与翁亚尼的彩色图板,上有金黄的菊花衬映。画板上,王愿坚身着西装配有红蓝斜条的彩色领带,稍倾地坐在前位,夫人翁亚尼依偎在他的侧后,会心的微笑荡漾在他们的脸上,亲切、慈祥的目光犹如温暖的阳光洒
一部见人见事、生动鲜活、体例创新的党史著作
《中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书影 众所周知,编撰党史书是一项责任重大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编年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9卷本,历经15年的辛勤耕耘终于问世了。我参与了1942、1943、1949年三卷书稿的审读。体会比较深的是,编年史体裁的党史书,要达到政治性、权威性、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与生动性于一体,要体现出“重要、典型、鲜活、平衡”的原则,这些要求是很高的。过去编辑这
稿费的用法
毛泽东的著作发行量很大,稿费当然相当可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稿费越积越多,竟达百万以上!但是,毛泽东并没有把稿费视作私人财产,也不随意开支,而是全部交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特别会计室,支取也有规定程序。 毛泽东使用稿费,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用于买书或印书。毛泽东晚年视力下降,习惯看大字本图书,就用稿费买书或者安排印书,有一次,他还给每一位政治局委员送了一套。二是用来做调研。他提议组织一个调研队伍,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