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 《百年潮》2023年3期
过往期刊
X
2025年
2025年09期
2025年08期
2025年07期
2025年06期
2025年05期
2025年04期
2025年03期
2025年02期
2025年01期
2024年
2024年12期
2024年11期
2024年10期
2024年09期
2024年08期
2024年07期
2024年06期
2024年05期
2024年04期
2024年03期
2024年02期
2024年01期
2023年
2023年12期
2023年11期
2023年10期
2023年09期
2023年08期
2023年07期
2023年06期
2023年05期
2023年04期
2023年03期
2023年02期
2023年01期
返回
期刊
百年潮
2023年3期
本刊二维码
文本阅读
原貌阅读
过往期刊
2023年12期
2023年11期
2023年10期
2023年9期
2023年8期
2023年7期
2023年6期
2023年5期
2023年4期
2023年3期
2023年2期
2023年1期
期刊目录
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2月7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创新突破、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深远影响等,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深刻认识中国式
王震早年与毛泽东的交往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又是我的老首长王震诞辰115周年。笔者与新中国同岁,可以说,这个年岁的绝大多数人对毛主席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深厚感情,这一感情随着岁月的增长,更为浓烈、炽热、醇厚、悠长。笔者又是在王震老身边工作十余年的工作人员,对王老亦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深深感到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为纪念毛主席和王震老,根据王老自己的口述和对他的老战友、老部下的采访,特把王震早年与主席的交往回顾如
诗人厉以宁
厉以宁教授是经济学家,也是一位诗人。 2000年11月25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举办别开生面的“经济学家的诗情画意”讨论会,庆祝厉以宁教授七十大寿,有三四百人参加,我躬逢其盛。 厉以宁教授1955年北大经济系毕业留校,初任资料员。他在逆境中刻苦钻研,向赵迺抟、陈岱孙、周炳琳、罗志如和陈振汉等知名教授请教,在经济学理论、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特别是欧洲经济史领域,都有广泛涉猎和研究,为后来的学术建树
流通领域对外开放亲历记
编者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2023 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本杂志社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合作,开设“口述改革开放”栏目,陆续刊发改革开放重要历程、事件中亲历者的口述回忆文章,记录改革开放历史,宣传改革开放精神。 由于工作关系,我亲身经历并直接参与了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全过程。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复关”(恢复中国
我经历的广东改革开放
广东江门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初期,江门是广东的老牌工业重镇,拥有一批大中型国营企业,有着厚实的工业积累和沉淀。1983年,江门从佛山地区分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地级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和鹤山,变成了市管县的体制。1984年,江门被列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改革步伐加快。 我上任江门市委副书记后,做了调查研究,了解到的情况是行政管理体制对企业束缚很多,特别是涉及技术改造及扩建等
1948年中组部南下干部训练班的岁月
1948年1月,中共中央为配合部队南下中原,开辟新区工作,从华北联合大学调集了90多名学生赴中央工委驻地西柏坡进行集中培训,称为“中组部南下干部训练班”。在西柏坡,他们聆听了刘少奇、朱德、彭真、陈毅、钱俊瑞、艾思奇等深入浅出的授课,实现了从知识分子到革命者的思想转变。笔者于2014年6月6日至6月8日赴武汉,对南下干部训练班的成员张岚(时90岁)、冉中(时88岁)、楚真(时84岁)进行了访问,获知
李一氓对古籍事业的贡献
经中央书记处1981年9月10日讨论,中办37号文件—《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9月17日发布。文件从重要意义、整理方式、领导机构、制定规划、善本保护、人才队伍、经费投入七个方面阐明古籍整理重大意义和相关举措。1981年12月10日国务院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经陈云提议,李一氓任组长(前任为齐燕铭,继任为匡亚明)。此后,各地相继成立专业古籍出版社,80多所院校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室),培养了大
韩光与东北党史研究
韩光是东北地区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和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者之一,曾担任过共青团满洲省委秘书长,后来以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身份,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军创建初期做政治工作,代理第一军政治部主任,转战南满和北满的广大地区,协助杨靖宇、赵尚志等同志与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是东北抗日联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之一。 韩光一贯重视东北党史与抗联史的工作。自1982年起,他相继担任中纪委专职书记、常务书
庄炎林的传奇人生
庄炎林出身于华侨世家。父亲庄希泉是著名爱国侨领,母亲余佩皋是南洋华侨女子教育的先驱。庄希泉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赴南洋新加坡为上海革命军政府募款,为民主革命贡献力量,曾因参加抗日民主运动入狱。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庄希泉夫妇退出了国民党,积极从事抗日工作,支持抗日战争;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支持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庄希泉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海外留学生的号召与争取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面临着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革命向建设过渡,对各类建设人才的需求日益急迫。据统计,当时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尚有5600余人,主要分布在美、日、英、法等国。中共中央及中央人民政府对这些海外留学生高度重视,周恩来于1949年12月18日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向海外留学生发出了“祖国需要你们”的号召,邀请他们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为争取海外留学生早日回国
《新华日报》在沪宁筹创始末
历经南京、武汉的艰苦筹备,《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公开出版,同年10月因武汉沦陷迁往重庆继续出版。作为中共当时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合法出版的党报,其《发刊词》明确宣布:“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斗争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本报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抗日的个人、集团、团体、党派的共同喉舌。”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介绍八路军、新四军的辉煌战绩及根据地的
为政以德的理论智慧与现代转化
“为政以德”是儒家德性政治理论的核心表达。作为中国政治“活着的传统”,“为政以德”深刻影响了历代统治者的治国实践,亦构成了中国本位政治理论构建的枢轴环节,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合点。 一、“为政以德”出处及其解释脉络 “为政以德”出自《论语》,《为政》篇开宗明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作为《论语》中具有统领性与涵摄性的表述,已有不少学者们从多维
对编写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年谱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自1981年初调入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至2013年底,我的一项主要业务工作,就是先后参加了周恩来、邓小平、毛泽东这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年谱的编写工作,担负的责任大致都差不多。这三个项目,都是党中央正式批准立项的原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研规划的重点项目,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教和统战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基础性、原创性的编研工作。总的目标就是:把年谱编写成为一部能够经得住历史检验的,融资料